图片
最近天气越来越热,不少粉丝朋友跟我聊天时提到:“美玲啊,我这几天总觉得心慌气短,晚上睡不好,白天又没精神,是不是'苦夏’来了?”确实,三伏天快到了,高温闷湿的天气最容易耗气伤津,让人浑身不舒坦。如果你也觉得稍微动一动就大汗淋漓,心跳加快,甚至头晕乏力;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,白天又昏昏沉沉;口干舌燥,喝再多水也不解渴,这些表现很有可能是你气阴两虚了。
图片
02夏天气阴两虚
试试生脉饮
中医讲“汗为心之液”,出汗过多会带走体内的津液,而“气随津脱”,津液流失多了,气也会跟着亏虚。这时候,生脉饮就能派上大用场了!
生脉饮出自《医学启源》,由人参、麦冬、五味子三味药组成:
▶️ 人参补气,解决“走两步就喘”的虚症;
▶️ 麦冬滋阴生津,缓解口干舌燥;
▶️ 五味子收敛固涩,锁住流失的津液。
它专治气阴两虚,像出汗后头晕、活动后心悸、口干舌红少苔这类症状,确实是夏季“急救包”。
02生脉饮虽好
却难解夏日的烦恼
可为什么许多人喝了生脉饮,还是睡不安稳、乏力如旧?问题在于,它对“夹湿夹瘀”的夏日体质,如同雨伞挡不住狂风暴雨——
● 补气有余,补血不足
现代人熬夜劳神本就血虚,单靠人参补气却不顾血,容易变成“虚火燎原”,出现入睡困难、心烦燥热。
图片
● 滋阴生津,难化粘稠湿气
雨季闷热夹湿,湿气如油裹身,纯滋阴反而助湿。这正是湿气未除却强行滋水,变成黏腻痰湿。
● 药性稍滞,脾胃弱者难运化
人参滋腻,胃肠薄弱者喝了易胀满。伏天脾胃本就不振,一味“塞补”反而生堵。
03升级版“生脉饮”
三伏补养全兼顾
我在原方基础上优化配伍,调出这杯伏天专属的“黄芪养血饮”:
黄芪15g + 生脉饮(太子参9g/西洋参6g、麦冬12g、五味子6g)
辅料:乌梅5颗、龙眼肉10g、陈皮3g
为何比普通生脉饮更强?
● 气血双补:黄芪既补气又助血行,配龙眼肉养心血;
● 甘酸化阴:乌梅配五味子,酸味生津力道更强,专治口干盗汗;
● 润燥不助湿:陈皮理气化湿,化解补药粘滞性,脾虚湿重者也能喝。
图片
04三伏养生
还要注意这几点
除了喝生脉饮,三伏天养生还要记住这几点:
✅ 少贪凉:空调别开太低,少吃冰镇食物,避免寒邪伤阳。
✅ 适度运动:清晨或傍晚散步、打太极,微微出汗即可,避免大汗淋漓。
✅ 饮食清淡:多吃冬瓜、绿豆、百合等清补之品,少吃油腻辛辣。
✅ 睡好“子午觉”:中午小憩20分钟,晚上11点前入睡,养心又养肝。
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如果拿不准自己是否适合喝生脉饮,可以先咨询医生哦!希望这个夏天,大家都能气血充足、睡得香甜,健健康康度过三伏天~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七星配资-配资著名炒股配资门户-前三配资公司-在线配资平台大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